港澳免费资料全年资料大全
2021-10-19 16:10:33

深圳科技馆:即将启航的“科技方舟”

分享到:

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工地上,正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中心区科学公园核心位置,在“一心两区、绿环萦绕”光明科学城的空间格局中,未来将与图书馆、青少年宫共同构建光明科学城科普教育、科教创新的文化交流核心平台,形成科技、创新与教育互相渗透的文化氛围。

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介绍,目前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正按计划稳步、高效、安全推进,现正在开展主体地下结构底板施工,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封顶。

“未来感”贯穿全局设计

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为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建成后,深圳科技馆(新馆)将集科技展示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业务管理区,以及科学公园区(室外)为一体,未来将成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新引擎、深圳市科技创新发展新地标、大湾区国际一流文化设施的新标杆,成为一座代表深圳城市形象、彰显深圳城市品位、凸显深圳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大型、公益性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

在设计上,深圳科技馆(新馆)基于“优美和谐”理念,优雅的外表犹如一艘“未来主义”的船只。通过精心策划的大型玻璃开口,可在展示充满活力的主题展览的同时,探索并增强光明区美丽的自然景观与高科技教育、展览项目之间的联系,将两者通过景观中的活动空间相连。

外形上,这座建筑犹如一个装载知识的容器,盒子形状的体块从建筑外墙被推进建筑物并伸入中空的大中庭内,形成多层次的中庭空间。不同体块的展厅在中空部分穿插,促进人们在建筑宏伟的中庭空间内进行交流与对话。这些凹凸有致的造型形成体块的对比,给中庭和展厅空间带来光影和导向感。同时,为保持建筑造型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从基地生成平台抬起建筑体块。平台层成为裙楼,允许人流涌入建筑物并渗透其中。室内阶梯状平台向公园延伸,在城市与公园之间创造了一个立体的过渡空间。

中庭内部,则引入了“智能皮肤”的概念,每个面板将成为一个智能像素,根据不同的光线和环境条件,创造多种未来情景,形成完整的现场多媒体界面。主要的展厅悬浮在中庭的中间,从各个方向延伸到中央,连同悬挂的天文馆和互动电影院,可充分引发首层游客探索与发现的好奇心,吸引游客参观科技馆大型演出及装置。

“深圳科技馆(新馆)以宇宙中的极光、光晕、离子、耀斑等自然形态为灵感,以技术创新、震撼的室内空间以及自然通达的室外场所作为物质载体,以充分展示深圳市科技产业与新技术、生产力的领先探索。”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科技馆(新馆)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该馆通过宏伟的中庭空间协调天文馆及电影院等截然不同的展览区域之间的关系,创造出高效灵活的功能框架与清晰易读的概念空间,确保达到最高的可用性及运营的有效性,为游客、策展人和研究人员提供最佳空间体验,更为创新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智慧建造攻克重重难关

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之一,深圳科技馆(新馆)坚持“国际视野、对标一流”,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影响力,体现深圳特色、湾区品格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项目定位高,建设难度大。

“该馆建筑功能复杂,专业系统众多,项目建设管理要求高;建筑工程和展教工程协同建设实施,展教工程及展品展项需求多且复杂,统筹协同建设难度大;建筑造型独特复杂,幕墙为异性多曲面,设计效果落地及建设施工难度大。”项目总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而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当属金属板幕墙系统。幕墙表面材料采用带纹有色不锈钢曲面板,有深色黑喷砂、黑色水滴纹、碧绿水滴纹等5种颜色,在阳光和空气折射等作用下,金属板幕墙呈现的金属银光感,极具美感。而如何将约11万块不同尺寸规格的不锈钢面板,准确控制、精准定位安装,成为了保证建筑最终效果的关键。

针对上述难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科技馆(新馆)项目组强化制度建设,践行“6S”现场管理、“6σ”质量管理、精益成本管理、“6微”质量安全管控落实机制等;创新组织管理模式,采取项目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项目组与全咨充分融合,合署办工,形成合力,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统筹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

首先,项目组协同项目设计、主体施工总承包及各参建单位落实建筑装配式设计及建设施工落地,落实绿色建造体系及绿色建造策划实施方案,打造装配式建筑及绿色施工和智慧工地。

同时,项目组统筹落实外立面幕墙设计落地实施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组织专家对幕墙设计效果落地性进行评审论证;组织类似项目幕墙工程考察;以BIM应用精细化建模,模拟异形曲面幕墙面板制作安装;坚持样板先行,充分落实设计效果。

此外,该项目打造智慧运维试点,落实智慧运维模式,为科技馆智慧运维设计“三个标准”,即一套智能监测设备标准,一套智能运维平台标准,一套运维管理模式标准;实现项目运行安全提升,运维效率提升,资产寿命提升,绿色节能提升,数据运营提升;并纳入项目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规划了近500平方米的建设智慧展厅,建立沙盘-系统集成大屏-BIM应用-安全体验-党建宣传一体化的智慧应用展示区,汇集创新性安全体验设备及科技感宣传媒介,打造出“科技+安全+宣传”一体的集成展厅。

“项目通过强化设计先行,打造设计精品工程,并将项目设计、招标、投资、展教协同、建设施工等并联搭接,坚持项目建设策划方案先行、样板先行,组织落实智慧运维试点,打造智慧工地、绿色施工示范工地,强化全链条及全过程管控,持续提升政府工程建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上述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负责人表示。

在不久的将来,这艘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方舟”就将启航。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计划在2023年12月底竣工,它将成为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激发探索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让公众了解数字文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满足人们对新时代科学普及、科技探究的新需求。同时,它将以其“数字文明”理念,通过多个常设展区,贯穿连接深圳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及其创新成果,以数字化的手段、虚拟及现实的体验共同解锁“创新·未来”的密码,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探索中心和公众创新中心。

上一篇:科技创新为国“争气”:中石化在涪陵气田的“
下一篇:科技∞圆桌派主题沙龙,专家学者共话科技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