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行业蓬勃发展,开启低空经济新时代
近日,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升温,无人机行业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从景区的 “空中外卖” 服务,到各行业对无人机飞手的大量需求,再到企业不断中标大型项目,无人机正以迅猛之势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景区 “空中外卖” 成新宠
春节期间,无人机配送餐饮服务在各大景区备受欢迎。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根据订单程序指令,无人机会将长城脚下步行街上各餐饮商家制作好的餐品,送到设于南五楼的专门收餐点。一般来说,游客在小程序下单后,算上制作、装卸、往返等时间,无人机可在 15 分钟内飞至收餐点,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拆卸取餐,交给游客。据了解,自去年下半年至近期,中国多个景区如济南千佛山、武汉龙灵山生态公园等均开设了无人机外卖。美团无人机在公园场景的单日单航线订单量峰值曾达约 200 单,配送费与日常订外卖价格相近,可选餐饮丰富多样,涵盖连锁品牌与地方特色美食。
行业应用拓展,企业发展迅猛
不仅在景区配送领域大放异彩,无人机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不断拓展。武汉的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年伊始,该公司喜讯连连:2024 年全年产值成功突破亿元大关,并成功中标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 年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租机服务和重庆林业巡护等两大项目。在企业生产车间内,水星 X30 多旋翼无人机、水星 X480 大载重运输无人机等多款明星产品整装待发。其中,水星 X30 多旋翼无人机作为 “空中外卖员” 在武汉低空物流航线亮相,其负载能力可达 10 公斤,能在空中持续飞行超 60 分钟,且无需人工操控,可全程自主完成飞行任务。
旭日蓝天董事长王重霄介绍,公司紧握核心技术,取得了包括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垂起翼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无人机云平台管控系统在内的全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旭日蓝天正与武汉经开区合作打造餐饮配送、文旅、物流等多个低空经济场景,预计 2025 年公司产值将突破 1.5 亿元。
“无人机飞手” 成就业新风口
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大,新职业 “无人机飞手” 应运而生,成为新的就业 “风口”。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 100 万人。低空经济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面对这一新兴职业,求职者应保持理性态度,虽市场需求巨大,但竞争也同样激烈,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需持续学习和深入耕耘行业知识。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无人机行业也在不断创新突破。
-
能源动力技术:激光充电技术可把地面激光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无人机的不间断充能,解决续航难题;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的研发,有望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延长无人机续航时间。
-
智能控制技术:集群协同技术使多架无人机能够组成集群协同作业,姿态控制与稳定技术则采用先进的惯性测量单元和优化算法,保障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稳定飞行。
-
传感器与测绘技术:太赫兹传感器技术和量子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无人机的探测和感知能力。
赛迪顾问测算,2024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可达 6702.5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8591.7 亿元,乐观预计到 2026 年突破万亿元。“低空智慧物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低空制造产业” 等关键词,已出现在多个省份的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无疑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释放的积极政策信号。
可以预见,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多重推动下,无人机行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持续为低空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变革。
注:文章及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